近期,關于青春、夢想、現實的話題特別多,從12年末的《致青春》到今年的《小時代》,好像我們這一代的青年更關注自身發(fā)展,其實不然,夢想被提及的次數越多,恰恰證明我們這個時代缺乏夢想的人越多,這些題材的電影之所以火,就是因為人們在觀看它的時候考量著自己,青春已經逝去的人們,回味著自己的青春是怎樣度過的,那些年感動的、懷念的、回味著青春歲月留給自己的東西,那些像我一樣正直青春的人們,驀然意識到青春正一步步朝著比我們更年輕的人跑去,漸被青春遺忘的我們才狠命的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不得不逼迫自己趕快進入狀態(tài),試圖以一個過來著的身份審視自己曾經、現在、以及將來的,做過的或是可能做得決定的正確性。于匆忙混沌中梳理頭緒,小心翼翼的試想著自己和那個未知的他的未來。
然而總有一些人,他們活的比普通人透徹,這里的他們不是說具有超能力的人,而是那些在面對變幻無常人生時表現的從容鎮(zhèn)定,那些在面對充滿未知將來時展現的非凡勇氣,那些勇于面對自己那顆夢想的躁動的青春的心的人們。
劉丁寧,熱點新聞中有她的名字,但是,她不是因為銀行賬戶的9位數上榜,不因為是哪個誰的干女兒,沒錯,相比那些女孩,這個女孩詮釋了什么才是年輕生命應有的姿態(tài)。她
是一個來自遼寧本溪普通家庭的18歲普通女孩,卻做了一個不普通的決定——毅然決然的從香港大學中文系休學,回到老家中學復習重考,目標北大的中文系。作為備受矚目的2013年遼寧省文科高考狀元,放棄了72萬港幣的獎學金,重赴這條未知的高考路,著實讓我們這些同齡人驚呆了,相比我們的訝異,她的這個決定也恰恰揭示了,我們這些安于現狀的大學生的怯懦。確實,當我邁入這個并不是我第一想法的院校,我也有失望,但是,就像大家說的,時間真是一個操蛋的東西,它無情地奪走你的青春,消磨你的意志,慢慢把你變做一個平庸的普羅大眾,是的,我就是一個喝了時間毒藥的人,我的不滿、失望漸漸被時間麻醉直至喪失了心痛的感覺。但是這個自稱“桃花源遺民”的女孩,在香港大學這個號稱亞洲第一學府的學校的40多天里,沒有被它華麗的外衣所迷惑,沒有遺失心中最初的美好,向著她的“桃園”北京大學邁開步伐,就在這個十一黃金周,在大多數人尋訪祖國大好河山的時候,她已轉身重赴征程,回到老家高中繼續(xù)復習,準備14年高考。很多人不解她的做法,甚至和她一同赴港上學的同學也覺得她太草率了,但給我的最大感觸是震撼。我記得在她還沒去港大的時候,我看過她的一個采訪,作為同齡人的我當時只是很羨慕她,對于我來說這樣的大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她當時就表示她個人更向往北大,一篇《古頑》讓她對北大的愛已從星星之火燃起了燎原之勢,但礙于家里的意見,不情愿的選擇了港大。我本以為木已成舟,誰知這個小小的女孩又一次震撼了我,休學回家。
從她這里我不僅看到了自己的技不如人,更看到了自己渺小的心,怯弱的膽,曾幾何時,我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樹立的目標現在想起還依舊清晰,然而,已是昨日黃花······如果不是這件事的刺激,我想我只有在暮年回憶往事時才會想起當年那個熱忱卻沒實現的夢吧,然后,徒然哀嘆,天地亙古不變,而人卻不能重活一回。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們在何處,而在于我們朝著什么方向走”,直到今天我才從心底明白它的意思,無論你是在港大,北大這樣的名校,還是像我一樣身在草根院校,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人性最可憐的就是:我們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青春本應是是綠色的,充滿著活力、希望,夢想應該是藍色的,因為夢想要用汗水、淚水澆灌,給夢想加點藍色,無論你身在何處,總能開出清秀的花,盡管它沒有你預想的絢麗美好,但誰又能說清秀不是另一種美呢?#p#分頁標題#e#
(來源:高三:溫鑫)